【推荐】成语作文400字集锦九篇
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,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,对作文都不陌生吧,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。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成语作文400字9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一次作文,用了“扬名立望”这个成语,小混混见了说,不是这个“望”,是“万”,在万人中扬名。我一惊,好像他是对的。按我原先的想法,就是“扬名天下,立足声望”。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不如查词典吧,谁输了谁请阿尔卑斯。这一查又一惊,这堂堂《现代汉语词典》里竟然没有这个我们都耳熟能详的成语!问语文老师,老师说好像就是“声望”的“望”吧,她叫我们查词典。唉,老师不是万能的,词典也不是万能的啊!
一次语文课,老师教育我们做学问要“心无旁鹜”,还把这四个大字写在黑板上。中学生对错别字总是特别的敏感,好像每一个字都带有迷惑性。我就喊,为什么下面是“鸟”不是“马”。因为“鹜”和“骛”是多么得像双胞胎啊!老师也不肯定,叫我们查词典。这一查又一惊。这堂堂《现代汉语词典》里竟然又没有这个我们都耳熟能详的成语!
我知道,有些成语必死无疑。现在不死,不久以后也会死。
中学生必备的词典就是《现代汉语词典》。中学生毕业后,还有多少人会耐着性子去翻词典?而词典里竟没有我们都耳熟能详的成语!
谁之过?
“叮铃铃!”童老师走进了教室,她居然要和我们玩游戏!
游戏的规则也太幼稚了吧!即在规定的时间里,一位同学用表情和动作进行表演,不能提示成语中的字,其他同学猜。
老师开始选人啦!我的手像箭一样射向她,老师看了看我,又准备将视线投向其他同学。我立马对她念起了紧箍咒。童老师没有办法,只好点了我和宁致远一起表演,我高兴得一蹦三尺。
表演很快就要开始了,老师给我们分配了任务。致远演“大鹏展翅”,我演“小鸟依人”。接到任务,我们赶紧练习。
“表演开始!”老师宣布。
我们一前一后来到教室,致远演得让大家都笑了起来,同学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地大叫:
“是金蝉脱壳!”
“是展翅高飞!”
有一个弱弱的声音从角落里传来,“大鹏展翅。”嘿!竟然答对了!
轮到我表演了,我挥动着手,又把头靠在致远肩膀上,好像相亲相爱的样子,非常肉麻。有人说是“相亲相爱“,我和致远忍不住笑了起来。可惜的是没有一个人猜出正确答案,只好由老师揭晓。听了答案,大伙儿你看着我,我看着你,都笑了。
如果时间能停一停,那该多好啊!
旧的龟兔赛跑,大家可能都听说过,由于兔子的骄傲自大,导致他的可悲下场。
早晨,太阳公公迈着轻盈的步子爬上山头,把光和热送给大地妈妈,小白兔蹦蹦跳跳来到小河边散步。动物们也纷纷来到河边,唱的唱,跳的跳,跑的跑,叫的叫……好一派热闹的景象,既像街上卖菜的市场乱红红的,又像斗牛的训练场,紧张有序。
乌龟挺胸抬头,慢条斯理的从小白兔面前走过,还踩了小白兔一脚。按理说他应该向小白兔道歉,可他面不改色,还大声嚷嚷:“挡住我的去路了,还不快滚开!”小兔子很生气,说:“你别骄傲,有本事我们来场比赛如何?”“比就比,谁怕谁!”乌龟爽快的答应了。
第二天乌龟和兔子找来了小马做裁判,小马喊:“预备——开始!”小兔已经跑的很远了,乌龟还在慢慢的爬着。过了好一会儿,乌龟问兔子你跑这么远了,怎么还没见那棵树呢?兔子听了想乌龟会不会骗我呢?可他喊的声音很着急。于是兔子停了下来,也对乌龟喊:“是啊,我跑那么远了,怎么没见那棵树呢?”于是兔子和乌龟一起寻找那颗树,找了很久,他们也没有发现,却发现一个个枯树桩。原来树都被人砍掉了,他们只好伤心的离开了那熟悉的地方,回了家。
但是乌龟和兔子和好了,他们决定永远都不比赛了,而是要一起保护森林的每一棵树。
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,我经常反思我的课堂教学,常常为课上得不够精彩而反思。一些和生活联系不是太大的成语,讲解起来总是觉得不够活泼生动,而《漫画成语》的出现给我很大的帮助,让我教学成语的课堂既活泼又效果明显。
比如“杯水车薪”这个成语,教学时如果只是说说它的本意和引申义的话,总感觉学生的理解不够透彻,有的学生这节课上完,下节课复习的时候就记不得了。而《漫画成语》采用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漫画来说明其中的道理,看后,让人难忘。
一个小女孩请一个小男孩吃蛋糕,小男孩发现蛋糕比较大,两人吃不了,提议再喊个同学来一起吃。小女孩同意了,于是一起喊同学来吃,结果来了一群小朋友,这样一个蛋糕就显得太少,连同学们的牙缝都塞不满,于是引入着就是“杯水车薪”。活泼生动的漫画故事能加深学生的印象,便于学生的学习和运用。
再比如“半路出家”出家这个成语,《漫画成语》中夸张地通过一个干兽医为了混饭吃转行当医生的人,让人过目不忘,同时也能教育学生要想干好一件事,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不行的。
像这样的成语故事,这本书里还有很多,通过一个个幽默的漫画故事,讲解成语,活泼生动,便于记忆。给我这个老师也有不小的启示,成语教学,也能做到生动活泼。
管中窥豹[guǎn zhōng kuī bào]【释义】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,只看到豹身上的`一块斑纹。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,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。有时跟“可见一斑”连用,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,可以推测全貌。
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,小的时候很聪明,长大后他也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书法家,与父亲并称“二王”。但对樗(chū)蒲(pú)(古代的一种游戏)却不精通。
一次,他看到几个人正在玩樗蒲,就在一旁指手画脚地说:“你要输了。”
那个人不高兴地看了他一眼说:“这个小孩就像从管子里看豹,只看见豹身上的一块花斑,看不到全豹。”
王献之看到他们这样说自己,不禁大愤,说道:“远惭荀奉倩,近愧刘真长。”就甩开袖子走。
王献之所言“远惭荀奉倩,近愧刘真长。”两句的解释,古时的荀奉倩,近时的刘真长,我只对这两个人感到惭愧,不如他们。
王献之受到卑贱门生评论,深以为耻,后悔不该接近并插话,所以就有“远惭”“近愧”这样的话。
“管中窥豹”、“拂袖而去”二成语皆出于此。
管中窥豹指的是只看见事物的一小部分,是片面的,不准确的,而可见一斑指的是看一小部分可以推测出全貌。从哲学上讲可见一斑是通过事物的特殊性得到事物的普遍性,而管中窥豹则是只看到事物的特殊性,没有进行普遍性的发掘。
在一个遥远的地方,有一片大森林,里面住满了小动物,它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。
“知了,知了,知了”是谁在那里唱啊?哦,原来是和大雁学飞的蝉,它正在那里喝露水休息呢。突然。被云盖住的太阳露出了它灿烂的脸,不一会儿天气就变得热辣辣的,烈日当空,露水都被晒干了,蝉在树上叫着:“渴了,渴了。”一只螳螂听到了蝉的叫声,它慢慢地爬上树去,小心翼翼地向蝉叫声的地方爬去,近了近了,终于螳螂离蝉只有几步了,它轻手轻脚的走着“z”字形的路线,生怕惊醒了树叶姑娘,发出沙沙沙不安的声响惊到蝉,它终于到了蝉的后面,它深吸一口气,眼疾手快的用自己的刀叉进蝉的身体里。蝉叫了一声:“迟了。”就被螳螂吃掉了,它打了一个饱嗝。
可是它不知道一只黄雀紧随其后,就坐等着螳螂把蝉吃掉,可黄雀都没飞下去把螳螂吃掉,它在坐等时机,它自言自语道:“要等到螳螂放松警觉的时候,再把它吃掉,现在可能会让它逃走。”就这样,黄雀在天空中盘旋了一圈又一圈,终于黄雀看到螳螂睡着了,它一飞而下,直奔螳螂冲去,眼看就要抓住螳螂,可是螳螂醒了,它一跳,却跳到了黄雀的爪子上,它以为黄雀的爪子是一根树枝就跳了上去。黄雀一低头就把螳螂吃进了肚子里,黄雀兴高采烈的站在树上,唱着胜利的歌,可是它却不知道有一个小男孩拿着弹弓对准对着自己。
它们的故事告诉我们:做事不能只顾现在,不要贪图眼前的赢利,不能鼠目寸光,要有远见的目光。
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精髓。今天在作文课上,我们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成语之争。
开始成语之争时,有一条规则就令我们大吃一惊。可以同音不同字,但不准用谐音。这可不行,我们平时玩的就靠用谐音才过关,况且我们积累的成语也不多,怎么办呢?只能硬着头皮作战了。
刚开始,我们对答如流,一次又一次打回了对方的成语攻击,可对头的“女中豪杰”想出了一个成语“适可而止”,这可把我难住了。好在老师允许我们同音不同字,于是我方的“副参谋长”,李冠辰来了一个“纸上谈兵”。可对方的“副参谋长”立马说了一个“兵不厌诈”。这可把我气得够呛,你们把我当作“神马”东东啊!我来个“诈尸还魂”,呵呵,这个词可是把他们难住了。于是,我勇往直前,再接再厉,接连着打破对方五轮攻击。今天,大伙对我刮目相看。又轮到我方了,我一口说出了一个“鸡犬升天”,不料对方“女中豪杰”一个“天高云淡”上来,我一下呆了。“但、淡、旦、蛋……”我不断嘀咕着,可就是想不出。我们没人会,对方也不会,没办法,游戏结束。
就在游戏刚结束时,我灵光闪现,高喊一声:“弹丸之地!”
“稳如泰山!默默无闻!默不作声!”同学们兴奋地大喊着,是为何如此兴奋?原来在教室里有着一场大比赛——成语大赛。同学们大喊,是为了在这些成语问题中能拿到好成绩。
游戏方法:两组同学进行比赛,每个同学要准备好成语,并且要用动作来演示(画出来也行),让双方猜,猜中词语多的组获胜。
比赛开始了,只见对面组的小陈第一个走了上来,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,仿佛他的题目全班人都答不上来,他站在那儿一动不动。顿时间全班的人都被他难住了,鸦雀无声。几分钟过去了,答案五花八门的被报了上来:默默无闻,默不作声,……他都摇了摇头,此时他的脸上露出了邪恶的笑容,“嘿嘿,你们都猜不上来了吧?”说话的声音刚刚落下,我们就大喊着说是“稳如泰山”,他听到这答案后,只好走下了讲台。
然后到另一个组的人发言的时间了。他们组的另一个人上去了,后来又上去了一个人,先上去的人靠在后上去的人的耳朵旁,悄悄的说了些什么,然后他俩互相掐了起来,我心里想:他俩这是什么神奇操作呀?大家都被这个问题难住了,最后他说出了答案“公鸡掐架”。
“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”,通过这次游戏让我明白了学习和积累的重要性。
“人山人海”,“海阔天空”,“空无一人”……怎么这么热闹,哦,原来是我们四(6)班在举行“成语接龙”的活动呢!
江老师说:“今年是牛年,我就用‘牛’这个字开头,牛气冲天,哪位同学接上用‘天’字开头的成语,请举手!”陈紫同学连忙举起手说:“天女散花。”接着陈建伟同学又说到:“花团锦簇。”“簇”,簇什么呢?同学们手忙脚乱,有的在苦思冥想,有的赶紧查带来的大大小小,厚厚薄薄的成语词典,可是没有带“簇”字的成语啊!江老师见成语接不下去了,说:“换一个吧!”这是,洪叶同学举手说出来一个成语“花前月下。”接着王一多同学喊道:“下笔成章!”“张冠李戴!”蒋开凤同学喊道。“哈哈哈!”顿时,全班同学笑成一团。咦!怎么回事呢?哦!原来是蒋开凤同学吧“章”听成了“张”,她不知道,此“张”非彼“章”,这两个字同音不同字。在这关键时刻,王一多同学又接了一个成语“章决句断”,才把这尴尬的气氛化解了。接龙黄继续进行着“断垣残壁”“壁垒森严”……到最后,严律同学一口气接了四个成语:“怪声怪气,气象万千,千军万马,马到成功。”江老师接着说了一个:“功成名就。”给这次成语接龙的活动添上了完美的句号。唉,可惜的是,今天我的表现可不佳,一个成语没接上,只顾忙着查成语词典了。
从这个活动当中,我懂得了:只有平时阅读大量的书籍,才能有词汇的积累。下次再举行这次活动,我就不会只在那里查字典了。
文档为doc格式